
新湖南客戶端訊(通訊員 肖申軍)近年來,東安縣將技能提升培訓班課堂開到用工企業、廠礦,這種被當地人稱為板凳上的職業技能提升計劃,不僅確保了生產和培訓兩不誤,還實現了員工增收,企業增效的雙贏。
東安凱翔鞋業是一家臺資企業,于2013年落戶東安,是該縣的重點稅源單位?,F有員工1400人,每月新進員工近200人,為此東安縣勞動社會保障局將職業技術培訓班開到了廠里,針對凱翔鞋業各技術工種,分層次進行系統化培訓。
“通過培訓,我們技能得到提高,產量相應也跟上來了,像以前一天一個小時做10雙,現在一個小時大概15雙左右,工資也比以前拿的多了?!苯衲?月27日應聘東安凱翔鞋業針車工大廟口鎮的唐美榮,剛進廠時參加了7天的崗位培訓,每月工資2300元左右,今年11月參加廠里組織技能提升培訓,每月工資增加近300元。
東安通過創新培訓方式,鼓勵培訓機構與用工單位聯合開展職工技術技能在崗培訓,把技能培訓與提升技能、解決就業相掛鉤,根據企業生產實際,采取靈活方式確定培訓地點、培訓時間,使廣大職工就近就地參加培訓,實現培訓與就業的良性互動,員工從崗前培訓,到技能提升培訓,工資實現了增加,就業創業的能力得到了提高,企業留住了人才,提高了生產效率。 據悉,東安縣今年1-11月已完成職業培訓3680人,其中技能提升培訓2820人,兩后生培訓108人,貧困勞動力培訓700人,社區矯正人員培訓50人,共計發放職業技術培訓補貼441.6萬元。
責編:劉聯波
來源:湖南日報·新湖南客戶端
下載APP